最近在网上刷到一则视频,看起来可笑,想起来可悲。
可笑的是,中年男子表情搞怪快人快语,疯狂吐槽生娃后带来的种种问题。大到家庭的经济支撑,观念的代际传递,小到吃喝拉撒陪伴学习,似乎都无法做到倾情给予,最后干脆得出结论:坚决不能生娃!
(资料图)
图片来源:@四维界域
可悲的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如此真实,几乎都在我们身上真真切切地发生过。那些崩溃的瞬间,以及生活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无论是生了娃的,还是没生娃的,都忍不住发自内心地赞同。
图片来源:视频号截图
于是乎,无数网友纷纷为之点赞,更有甚者附和道,生娃就等于毁了自己也害了孩子,不如不生;35岁了,一点生娃的欲望都没有。男子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却更符合当下我们面临的真实处境。
近几年,生育率持续走低,二胎三胎政策出台也无法挽回这一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的新生人口共956万人,仅占2016年的一半,这也是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图片来源:@中新网
01
生娃意味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人的一生,做任何事情都有放弃和中止的可能。唯有生娃,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此后余生便被套牢了。
做父母的,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你上了一天班早已困成狗,可是晚上孩子总是哭醒,不得不起来给孩子冲奶喂水哄睡。你着急出门上班,可孩子抱住你的腿哭得死去活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大了一些,要忙着给孩子选兴趣班,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要带着孩子学知识,见世面,恨不能把自己知道不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塞进孩子脑壳里。
有老人帮忙带,需要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没有人帮忙,又到处打听托管班,每天的生活就跟赶场似的。一旦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必须得请假带娃上医院,排半天队,胳膊抱着孩子酸到抬不起来。
你以为再大一些就好了吗?看到视频中,辅导作业的家长是怎么被气到心脏病发作了吗?一写作业就无精打采磨磨蹭蹭,一碰电子产品就精神十足立马专注,家长能不焦虑么。
青春期要应对叛逆,长大后要操心婚姻,将来还得接着带孙子。生娃之后,一辈子的忙碌似乎根本看不见尽头,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法衡量。
这恐怕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现状,孩子独立的过程,也是一个亲子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没点智慧,没点胸怀,根本做不了这届家长。
此外,996的工作压力,高昂的房价,育龄妇女的职场歧视,哪一个都是芸芸众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养娃辛苦自不待言,严苛的社会环境,也成为了生娃路上的绊脚石。[page]
所以,有人选择不生,活好自己已经不容易了,怎么能抚育好下一代。
02
孩子到底给父母带来了什么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养娃固然不易,可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那些美好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深度的情感链接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每个人都需要爱、信任和支持,以及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哲学家刘擎说:“现代社会由于人际关系的疏远,人容易变得孤独,而家庭和亲子关系能够更多地给人一种归属感。”
人生下半场,最怕的不一定是没时间没钱,也可能是那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想象一下,即便你拥有巨额财富,生活在大别墅中,身边却孤零零地没有一个可信任的亲人,真的会感觉幸福吗?
工作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一生都在996的工作状态,也不可能天天潇洒地出门旅行。回归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当你倦了,孩子轻轻说上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那一刻,就算再累也会觉得人间值得。
孩子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希望和动力。有了孩子,身上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跌倒了也要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努力奔跑。因为孩子,我们日益长大,变得坚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珍贵的生命体验
养育孩子也是一个创造生命,参与生命和体验生命的过程。出生至今懵懵懂懂,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和思考过生命的缘起。正是孩子的诞生,让我们更清晰地感知血脉传递,岁月轮回的奇迹。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的到来,可以唤醒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曾经有一位朋友分享过,原本她和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始终对父母的简单粗暴颇有不满。可是,自从有了孩子,她渐渐理解了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开始重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
因为孩子,我们对于生命会有更多的反思,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
03
生娃,从“丧失自我”到“成就自我”
有人认为孩子出生以后,生活基本都围着孩子转,没有多余的精力化妆充电应付工作,完全失去了自我,生活变得忙碌枯燥。
果真如此吗?原央视主持人李小萌曾经也是一名新手妈妈,因为种种育儿问题而痛苦纠结。后来,她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学习了儿童心理学知识,著书立说帮助许多女性走出困境,也开辟了自己的新事业。
有的父母抱怨因为生娃失去了太多,有的父母却因为孩子而努力蜕变成长。
作家王秀云与儿子比肩学习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王秀云原本是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农家妇女,以种田为生。她却希望儿子能够争气,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让她郁闷的是,儿子不仅不爱学习,还经常逃课,打架斗殴,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为了让儿子改过自新,她打赌说:“你要是能考上清华,我就能当上作家。”并且立下了字据。[page]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儿子的基础太差,想要从一个学渣逆袭成学霸并不容易。而王秀云没有一点文化基础,想要成为作家更是难如登天。
但她没有放弃,在丈夫的帮助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本书一本书地啃,慢慢地尝试写作发表作品,如今共计发表了一百多万字,并加入了山东省作协,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
图片:作家王秀云
王秀云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不是父母的拖油瓶,她/他可能是我们人生的助推器,激励我们一直向前,永不放弃。
一个人真正想要努力,有无数种方式;但是如果想要放弃,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够了。而生娃成了许多人最喜欢找的借口,或者放弃进取的理由。
孩子可能会影响你一程,但不会耽误你一生,只要你愿意,仍然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生娃,不可否认,社会环境确实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心理学家李雪说:“要不要生孩子仅仅取决于两点:一、自己想不想要孩子;二、自己可支配的金钱,够不够养育孩子的支出,以你觉得满意的养育方式。”
每个人情况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好与坏。选择了生娃,就不能抱怨辛苦,选择了丁克,就不要害怕老去后会孤单。
谁愿意付出爱,谁才能收获爱。谁拥有爱的能力,谁更容易幸福。目光放远,理性选择,或许才不会留下遗憾。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