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 正文

什么是对冲型货币政策?中国的对冲型货币政策操作有什么?

时间:2023-01-09 08:40:38 来源:财报分析网

什么是对冲型货币政策?

对冲型货币政策是指在国际资金大规模流入背景下,本国中央银行采取相应的数量型和(或)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调节国内货币供给和金融市场行情,从而维持国内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从历史来看,对冲型货币政策源于两大背景:中央银行确立为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基本调节者;国民经济日益对外开放并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经常性跨境资金流动。许多经济体曾采用过的对冲型货币政策紧要针对短期性国际资本流动。但像近年来我国紧要针对由持续性“双顺差”资金流入而长期实行对冲型货币政策的情形尚不多见。对冲型货币政策运作从根本上说是带有浓厚凯恩斯主义色彩的需求经营管理政策。19世纪30年代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对主张市场自动调节的古典学派的严厉批判,开始寻求新的思路。系统性探讨对冲型货币政策的文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并且与“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定理”)等理论相关联。

中国的对冲型货币政策操作有什么?

对冲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总体思路和原则紧要是:通过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外汇流入对冲,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在外汇占款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收回再贷款等方式冲销这种由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被动的货币供给变动,从而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 经济增长。

我们对2003年以来外汇对冲效果实行了情景模拟解析。假设不采取各种工具实行外汇对冲操作,计算出基础货币的相应增长,然后根据当年的货币乘数(假设货币环境保持不变)计算出当年的货币供应量M2数量。继续假设经济总量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保持不变,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集中反映到通货膨胀率的增长上,由此可虚拟计算当年通货膨胀率。根据以上方式得出的结论表明,对冲操作有效控制了基础货币增长,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了较为良好的货币环境。

我国对冲型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

从对冲型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选择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数量型工具紧要包含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价格工具紧要包含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区别特点。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数量目标为主。同时兼顾利率的操作目标体系,将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作为紧要操作对象,紧要操作目的是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在相对合理水平,以促进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公开市场操作也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调控需要,适时通过操作利率的变化引导和调节市场预期,影响市场利率走势。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与许多面临外汇大量流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频繁使用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使用准备金工具实行外汇对冲操作对于控制货币供应量过速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显著作用。虽然存款准备金与央票发行在回收和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方面的作用类似,但前者更具主动性和有效性,成本相对较低且没有“到期”期限,不存在回笼货币投放回市场的问题。准备金率工具对冲量占总对冲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紧要的对冲工具。从利率政策来看,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汇率政策来看,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对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调节、有经营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近6年来的实践,汇率调节外部失衡以及宏观经济的作用或已凸现。

推荐阅读
x 广告
x 广告
精彩推送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