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 正文

邙山陵墓群 :数量超10万,葬着6代24位皇帝,数千位王侯将相

时间:2023-08-19 11:57:00 来源:百科

邙山墓葬

《礼记·表记》中记载,“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自夏商时期开始,人们敬畏鬼神的思想已初露端倪。古时人们认为即便人死但灵魂是不灭的,亡者会以另一种形式活着,因此厚葬亡者之风经久不息。

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成为墓葬地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洛阳邙山背山面水、地势开阔,是绝佳的营茔之所。历代帝王显贵都以长眠此地为荣,更有“生于苏杭,死葬邙山”的说法。洛阳邙山古墓葬群数量达十万之多,其中历代帝王二十四位、王侯将相更是不计其数,甚至“无卧牛之地”。


(资料图)

数量之多

邙山墓葬群位于洛阳的东北部一带,邻近黄河南岸,绵延一百多公里,面积多达七百五十平方公里。邙山地势险峻,作为洛阳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便是军事要地。

邙山墓葬群

邙山又是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主要是因为邙山地势空旷、土质紧密深厚、依山傍水,完全符合玄黄风水学上陵墓的选址。

其次众多墓葬群汇聚邙山还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邙山紧邻洛阳,洛阳是七大古都之一,自四千年前的夏朝起,先后有西周、东汉、曹魏等十三个朝代定都于此。从汉到唐,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正因如此成就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咸集于此,鼎盛时期的洛阳人口超百万。邙山自然成为他们死后墓葬的不二之选。

邙山古墓

当时邙山东西长五十公里,南北约二十公里。东起偃师首阳山,西至洛阳机场;南靠洛阳市郊,北达黄河南岸,覆盖洛市内五个市区及二十多个乡镇。面积达多达七百五十平方公里,古墓数量多达十万多座。

邙山作为国内最大的古墓群聚集地之一,汇集两周两汉北魏等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古墓葬群,数量多达十多万。其中不乏光武帝刘秀、合纵六国的苏秦等历代帝王、将相,号称“无卧牛之地”。

而如今邙山墓葬群正以每年七 、八座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截止到2007年,原来的九百六十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墓,仅剩下三百三十多座,保留完整的仅剩三分之一,但是何原因使邙山墓葬群消失如此之快呢?

洛阳邙山古墓葬群

其一,盗墓团伙日益猖獗。盗墓在洛阳当地屡见不鲜的事情,当地百姓看到村庄有陌生人出没大都习以为常,这些陌生人十有八九就是盗墓团伙。

曾有俗话说“邙山之上,十墓九空。”盗掘古墓中的陪葬品再进行非法倒卖,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财富。越多的不法分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大肆破坏,只为进入古墓中获取陵寝中的陪葬品。

近代邙山盗墓开始于清末汴洛铁路修建时,凿石挖山无意挖出很多古物。在这种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盗墓之风愈演愈烈。盗墓小说中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洛阳铲就是在此时发明的。[page]

洛阳邙山古墓

场旷日持久的盗墓史直到1948年解放洛阳时才真正得以结束。四十多年的噩梦对于邙山墓葬群来说是致命地打击。有五千多座古墓在此期间被洗劫一空,五十多万文物被盗,造成的损失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其二,当地村民保护意识薄弱。当地村民为开垦荒地,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古冢挖平。随着越来越多古墓被开垦为耕地,农田面积的与日俱增相应地古墓葬群的面积也在相应的减少。甚至有些村民在得知脚下的古墓中可能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更是监守自盗。

其三,当地政府保护力度弱。洛阳邙山古墓葬群作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每年中央财政都会向洛阳地区拨专项保护资金,但当地却未见任何保护措施,甚至每个墓陵主人都未查证。大冢上为保持水土的树木也早已枯死,杂草丛生。

邙山树木早已枯死,杂草丛生

帝王将相陵墓所在众多

茫茫邙山中,埋葬各历朝历代24位皇帝,其中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晋宣帝司马懿、北魏孝文帝、南唐后主李煜等都葬于此地。东周王墓8座、东汉帝王墓5座、曹魏帝王墓1座、西晋帝王墓五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时期王墓一座,一共六代二十四位皇帝。

唐代诗人王建曾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唯有黄金无处买。”寸土寸金的邙山黄土中不仅葬着各个朝代的帝王,还有各类王侯将相、历史名人。

忠勇威武的樊哙、投笔从戎的班固、屡破奇案的狄仁杰等数千位人志士将相都葬身于此。不畏强权直言上谏的宰相、谈笑风生的文人墨客、行侠仗义的侠客,风格迥异命运截然不同的人,最后都身归邙山。

魏孝文帝陵

但无论是二十四座帝王陵,还是数千座将相、名人墓,陵墓中精美的陶瓷、石雕、玉器、壁画等都尽数被洗劫一空,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不知去向。这些人肯定不会想到千年之后自己的陵墓会被肆意破坏。

现如今七百五十多平方公里的陵墓中保存完好仅三百三十多座,其余皆被盗墓者破坏。

最后,通过破坏古墓获取的陪葬品,对于国家来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盗墓团伙通过不法手段将文物流入黑市,甚至私通流出国门,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被破坏的古墓

古墓保护迫在眉睫

邙山古墓葬群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保护更是迫在眉睫。

第一,由于当地村民无秩序的生产生活,对邙山古墓葬群造成极大地危害。有的村民更是监守自盗。当地大量墓冢被改建为工场基地、砖厂,或是开辟成农田。

古墓葬群在一点一滴中被蚕食殆尽。当地的村民应当提高保护意识,认识到破坏古墓的严重性。更应当提防盗意识,对于行为鬼祟的陌生外地人提高警觉,为将盗墓团伙绳之以法节省时间。将当地的生产生活与古墓保护两者有机结合。[page]

第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邙山古墓葬群历经千年沧桑变化,雨水的冲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因素的破坏使邙山古墓葬群受到一定损害。虽然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及人为原因破坏来的迅猛,但也不容小觑。

洛阳邙山古墓葬群

增加古墓群周边绿化面积,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抵制污染,墓葬群周边村庄在生产生活中不乱丢垃 圾,尽量减少难降解或难再生的物品。保护空气,不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邙山墓葬群的自然环境。

第三,依靠强大的社会力量。古墓中因偷盗而丢失的文物对国家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古墓一经破坏就无法修复,为解决保护古墓而面临的重重困难,必须依靠强大的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力量在古墓保护中巨大的作用,增强人们保护文化的正确意识,形成保护古墓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座古墓沉淀的可能是一段传奇而又精彩的前尘往事。邙山成千上万的陵墓中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引人无限遐想,但是我相信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肯定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故事永归尘土不被世人惊扰。

关键词:
推荐阅读
x 广告
x 广告
精彩推送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