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斧声烛影之事,虽然没有实锤来证明赵光义谋害了赵匡胤,但是从对史料的分析推理来看,一系列反常事件足以证明赵光义难逃嫌疑。也许《辽史》的春秋笔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证明--"宋主匡胤卒, 其弟炅(赵光义)自立"。
宋主匡胤卒, 其弟炅(赵光义)自立。
赵光义
赵匡胤
有人说老赵死于家族遗传病,当天晚上喝了酒,突发急性脑溢血死亡,但是从《续湘山野录》来看,"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要是老赵死于脑溢血,遗体应该不会是"玉色温莹如出汤沐",哪怕是死后清洗了,从五更到拂晓,这么短的时间如何做到?即便是突发疾病死亡,史书也会记载"暴崩"。有人认为老赵是喝多了诱发了疾病,但老赵喝酒是有节制的,有时候还对侍臣说一些"沉湎于酒,何以为人"的警示语。从这些不寻常的事件中证明老赵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那如果是非正常死亡,凶手又是谁呢?
从司马光的记录来看,当时参与这次事件的主要有宋皇后、王继恩、程德玄、赵光义四人,据史书记载,宋皇后"性柔顺好礼",与老赵夫妻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在老赵去世后,宋皇后连忙召老赵的儿子赵德芳进宫,但实际来的人却是赵光义,宋皇后只能是"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其反应实在是反常。
此外,据《宋史》记载,程德玄是奉诏去请赵光义入宫的,但是这份遗诏却藏在金匮中,等到老赵死后六年才被赵普说出来,这份遗诏全文不见史籍,从记载来看大意是为了防止老赵死后,老赵的儿子年弱,镇不住,所以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份遗诏还是在杜太后死之前草拟的,杜太后死的时候老赵才三十多岁,杜太后怎么知道儿子会早死呢?更加可疑的是,如果遗诏存在,为何在《太祖旧录》中未见记载?与老赵感情很好的宋皇后为何不知,还要去请赵德芳入宫?赵普为何不在老赵死后就拿出遗诏来平定非议?这只能说明所谓的遗诏大概率上是伪造甚至杜撰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