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过年有“医”靠(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通讯员 施院生
阅读提示
【资料图】
经历过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为保障返乡人员尤其农村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春节前,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县医院等对可能因人员流动增加而导致的疫情扩散做了充分准备。
春节前,天气预报说一场大雪将至,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山七镇要元村村医苏礼凯要赶在此前下山,去镇卫生院配备一些药品。一来是天气不好,万一大雪封路,下次出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二来是临近年关,返乡的人已陆续回来,药品不能缺。
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3年春节健康提示,春节前后,人员流动增加,返乡、亲友团聚和外出旅行增多,增加了新冠病毒传播扩散的机会,尚未感染的人员存在感染可能,处于感染后康复过程的人员,长途旅行不利于康复,公众仍需要关注和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预防。
经历了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种种状况,苏礼凯对兔年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做了“预案”。
山村平稳度过第一波高峰
要元村地处大别山余脉,位置偏僻,山路崎岖,从村里到镇上16公里,开车需要半个小时。这个典型的山区村有人口1149人,65岁以上老人296人,其中有慢性病149人。这些老人也是平时村里的常住人群。
2022年12月23日前后,第一波感染高峰来到要元村。
“买药的、吊水的、转诊的……一天最多接待过三四十名前来就诊的老人。”苏礼凯说,那些天忙完了村卫生室的事情,他还要到一些出行不便的老人家里上门问诊。
苏礼凯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些用纸包着的小药包,这些是给村民免费发放的退烧药,每人六片。“出现第一波感染高峰时,药是有点紧张,但足够村里人用。”
村民感染后,苏礼凯会对症处理,一般三天就有所好转,状况较严重的会立即送到镇卫生院或县医院。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半个月,让苏礼凯欣慰的是,村里没有一位老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春节假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传播风险,苏礼凯在家吃了年夜饭,便匆匆赶回村卫生室值班。
好在春节几天,来村卫生室就医的人很少。“这是个好现象,说明现在感染的人少了。”
拿药看病的人少了,春节值班期间,苏礼凯带着血氧仪一家家上门,为全村老人做了一次血氧饱和度检测,同时观察老人们的身体状况。
手里有药心中不慌
“期盼不会有第二波大规模感染。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相信能应对好。”有了应对第一波感染高峰的经验,山七镇卫生院住院部护士长李金华的语气里透露着一份从容和坚定。
元旦过后,山七镇卫生院就诊的人挤满了卫生院的走廊。所有医护人员取消了休假,24小时待命。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连感染,医生护士边吊水边接待病人的场景时常可见。[page]
“连一碗泡面都要分几次才能吃完。”李金华说。
春节前,为迎接返乡高峰,镇卫生院的药库里,摆满了各种药品。
“考虑到返乡人群,我们卫生院按全镇所有人口比例配备药。”山七镇卫生院院长胡贵炉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全院40名医护人员分成两批,每天轮流值班。
好在预想的大规模感染没有发生。“只有初一、初四,两位老人因为感染病毒住院,几天后身体恢复就回家了,这比我们预想的情况要好很多。”值班医生赵李诚说。
据舒城县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17日,舒城全县拟返乡人员计23.6万人,已返乡15.8万人,已返乡人员感染过新冠病毒14.4万人,感染率91.0%。
村、镇、县织密基层防治网
为保障返乡人员尤其农村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春节前,舒城县成立了新冠病毒感染保健康、防重症、抓救治领导组等。
同时,县乡医疗机构特别是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行“一张床”制度,协调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科室收治病人,专科医生进驻参与治疗,呼吸、感染、心内等科室床位用于收治相对较重的患者。
舒城县卫健委卫生应急与疾病预防控制股股长陶海林介绍,上门或通过村(社区)医疗机构为10.38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退热药品,共计发放60多万片(粒)。
全县385所村卫生室、2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制氧机和或小氧气瓶(包)和不少于2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
春节后,村里的年轻人陆续返城复工,留守老人的健康,成为压在苏礼凯身上的责任。
“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外出年轻人最大的牵挂。”苏礼凯说,他们把家人交给我们,我们也要让他们信得过、靠得上。
从村到镇再到县,一张基层卫生健康网拧丝为绳,结成屏障,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守护外出游子的牵挂。
Copyright 2015-2022 上市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5 联系邮箱:29 13 23 6 @qq.com